昨天(12日),B站百大UP主“籽岷”朱明华在国家会展中心(上海)泡了一整天。7月11日到13日,亚洲规模最大的ACGN综合性展会——BilibiliWorld 2025(简称BW2025)在这里举行,汇聚700余家展商和1000多位B站内容创作者。作为一名AI科技游戏类UP主,他行程紧凑,体验最新产品、现场直播、与粉丝合影互动,“都没来得及好好逛一逛展”。
去年,朱明华将自己的事业和生活深深扎根在了上海。“在上海做内容创作者还是蛮幸福的”。这句话,或许正是BW2025超越展会本身的意义——它不仅是“二次元”的圈内盛事,更是这座城市力求不断激发互联网内容创作者澎湃活力的生动注脚。
B站百大UP主“籽岷”在BW2025现场。
平台塑造创作生态
十多年前,BAT(百度阿里腾讯)正如日中天。
没有人注意到,一个名为MikuFans的网站悄然上线,那只是一个二次元群体自娱自乐的地方。也没有人注意到,一份跨境购物攻略的PDF文件,在上海复兴中路的一间居民楼里悄然诞生。
看似微不足道的起点日天金策略,孕育了中国互联网生态中最具活力的两股新势力——B站和小红书。
如今,在小红书超过1亿普通用户分享内容,超过50%的用户为“95后”,35%为“00后”,60岁以上的月活用户超过3000万,截至2024年底,小红书App月活用户数量突破3.5亿。
B站数据显示,百大UP主有超30%扎根上海、近400万创作者在此挥洒才华,展现出内容生态的强大生命力。2026年10月,哔哩哔哩位于杨浦滨江的新总部将竣工使用,近80万平方米的商业和办公载体将成为上海最大的互联网产业园区,届时,将有近1万名哔哩哔哩员工,大量头部UP主和MCN机构入驻园区办公,新增超3万个就业岗位,初步形成创作者集聚的产业生态。
一组数据也颇具深意: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出生于1978年,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出生于1980年,小红书创始人毛文超出生于1985年……相较于BAT创始人们平均年轻10岁的年龄,这群新生代的创业者更贴近Z世代的节奏。
难怪有人感慨:上海的互联网,是属于新一代的互联网,内容创作者是“95后”乃至“00后”,而他们本身也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批真正的互联网原住民。
上海有着独特的互联网基因,有从业者归结为“海派”。既领风气之先,又开放包容。这种特质,成就了B站和小红书,也塑造了上海独一无二、海纳百川的创作生态。
场景拓展创作边界
近日日天金策略,上海杨浦区“V聚场”向全球创作者发出邀约。
“V聚场对大家、对我们而言,都代表着新声量、新磁场。”B站知识区百大UP主“不刷题的吴姥姥”团队负责人任咪咪说,团队主要围绕物理科普来创作,物理上讲的磁场效应,在这里特别贴切——无论是知识类、短剧类还是科技类等不同类型的UP主入驻,都会形成V聚场独特的磁场效应。
上海杨浦区打造的“V聚场”
走进V聚场,一楼是综合服务大厅,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;二楼、三楼打造多个特色场景,集办公、培训、直播等多功能于一体,配置专业摄影棚、配音室、特效制作中心等共享设施。
“这里有点像徐汇西岸‘模速空间’的感觉。”朱明华说,这不仅是物理空间的创新,更标志着上海在线文娱产业生态的一次升级——从硬件配套到服务生态,让企业“上下楼就是上下游”,真正实现创意落地的加速度。
上海的场景优势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中,更在各类线上场景的创新中展现出强大活力,孕育出众多新兴业态。谈及场景创新时,美腕合伙人蔚英辉告诉记者,内容创作需要不断拓展新边界,绝不能固守成规。
“以直播为例,像智能穿戴设备、VR/AR等越来越多的应用出现,未来直播内容也会越来越丰富,比如结合全息投影、沉浸式视觉和听觉效果,让用户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消费场景中。”蔚英辉说,上海在科创方面的领先,能帮助直播场景做得更精细、更沉浸,在AI时代保持竞争力。
好地方诞生好故事
业内常说,互联网内容创作者是“数字游民”,只要有手机和网络,就能在全球任何角落工作。
但是在上海,总有让创作者们愿意留下的理由。
比如上海拥有高规格、高能级活动。“互联网内容创作也是年轻的事业。”在朱明华看来,互联网内容创作也需要新质生产力、需要科技赋能。上海除了BW,接下来还有世界人工智能大会、进博会……“好地方才能诞生好故事。在上海,任何领域的创作者,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赛道”。
比如上海优质内容创作的土壤。“上海是一个大舞台,每天都在上演精彩故事。”博主“julia_ty”在小红书有一百多万粉丝,她说,在社交平台上,上海成为了许多年轻人创作和记录的对象,他们在城市捕捉瞬间,表达对生活的热爱。
小红书博主“耶梦和早早”,目标是挑战结婚前考察一百个城市。“我们已经考察40多个城市了,可是上海有一种魔力,我们总会拿上海和其他城市作比较,最终,还是选择上海。”
近年来,上海持续推动鼓励优质内容创作等各项措施,向全世界创作者提供灵感和便利。去年,一句“city不city”, 在各大视频平台走红,累计播放量超过千万。而这句话的作者保罗·迈克·阿什顿,网名“保保熊”,是一位活跃在中国社交媒体上的美国视频博主。在阿什顿眼中,中国最“city”的地方是上海,因为他居于此地、热爱这里的生活。
在上海,每天都有新故事上演——上海静安兴业太古汇门前,“巨轮”路易号亮相后,热度不断攀升;中国首座、全球规模最大的上海乐高乐园,吸引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;当下,“四叶草”内,BW2025三天观展人次预计达40万。
这座城市永远鼓励创新日天金策略,也值得期待有更多的惊喜。
蚂蚁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